全面研究各类超导体系,特别是攻克长期以来得不到解释的疑难体系,对于建立高温超导机理的统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还讨论了《实用内科学》(第16版)副主编和编委名单,确定了该专著编写的时间节点、目录、索引等。陈灏珠教授、林果为教授获聘《实用内科学》(第16版)名誉主编《实用内科学》首任主编为林兆耆,于1952年出版,历经15次修订,已走过了66个春秋,它是几代上医人学术和思想的结晶。
夏景林表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实用内科学》(第16版)的修订工作,打造好学校这一学术名片,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9月17日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西岸举办。此外,由复旦大学承办的主题为智时代·机器人·启未来2018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分会将于9月2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将应邀出席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多位知名科学家将围绕基因、可塑性和神经计算突触可塑性与机器学习用多尺度和多模态数据窥视你的大脑透过大脑来理解皮层计算多模式空间遥感的智能反演可重构系统的研究进展智能视频识别的十大挑战视频监控中的人员在识别交互式机器人的未来等前沿话题在主题论坛上展开精彩讨论。
新闻中心讯 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是当今国际科技前沿热点,结合神经生物学原理发展的脑启发智能算法应用迅速崛起,催生了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系统,为疾病诊断、智能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产业发展和升级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主题论坛期间,复旦大学还将举办类脑芯片与智能系统论坛暨第二届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学术研讨会计算机—高性能人工智能系统子论坛大数据智能子论坛新氦—类脑智能子论坛AI+医疗健康:医疗行业的创新时代智能,变革,预见—卿云子论坛等六个子论坛。10月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IL-23连结肾癌谷氨酰胺代谢及免疫逃逸》(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derived IL-23 interlinks kidney cancer glutamine addiction with immune evasion) 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泌尿外科权威期刊《欧洲泌尿外科学》(European Urology)。
本研究结果表明,透明肾细胞癌的重度谷氨酰胺代谢导致了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对IL-23的分泌,IL-23促进了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促进透明肾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徐洁杰课题长期关注透明细胞肾癌免疫微环境的失常和重塑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发现肿瘤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CXCR2、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分布与透明细胞肾癌的进展转移及耐药密切相关,且可受到肿瘤细胞异常活化分子信号如PAK1、EZH2等的调控,提示它们可以作为透明肾细胞癌的新兴免疫治疗靶点。基于大样本的临床队列研究表明,透明肾细胞癌中IL-23的表达与患者的不良生存紧密相关,而患者组织培养和小鼠成瘤实验也表明,IL-23抑制剂具有激活抗肿瘤免疫和改善小鼠生存的效果。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傅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乐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一惟博士及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生姜琦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通过对提取自患者肿瘤组织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功能学实验,研究人员发现IL-23具有显著的促进Treg细胞增殖及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能力。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透明肾细胞癌相较于其它肿瘤具有大量摄入并代谢谷氨酰胺以满足其恶性增殖需求的特点,那么这种异常代谢是否与抗肿瘤免疫的失常或抑制有关呢?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对患者肿瘤新鲜组织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发现谷氨酰胺嗜好的肾癌组织含有极高的IL-23的表达,且这种表达与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Treg)的浸润呈正相关,后者正具有极强的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等项目的共同资助。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徐洁杰、张伟娟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戴波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近日,基础医学院徐洁杰课题组发现,谷氨酰胺代谢依赖的透明肾细胞癌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分泌的白介素23(IL-23)在诱导抗肿瘤免疫抑制和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临床治疗高危透明细胞肾癌提供免疫治疗新思路。该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高危透明肾细胞癌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根据培训总体方案,拟用3至5年时间完成附属医院科级以上管理干部的轮训。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由医院管理处负责实施的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加强附属医院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拓展领导力思维和提升管理干部执行力,提高附属医院整体管理效率和水平。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每年开设一个班,培训时间为当年9月至次年6月,每2至3周集中授课2天,培训内容分为总论模块和若干专题模块,涵盖医院战略、品牌建设、学科发展、执行力、人力资源、财务、信息、后勤、管理沟通和团队建设等,同时还设置了了团队拓展训练、医院考察参观等环节。
医院管理处、复星医疗投资(集团)公共事务部有关负责人,以及附属医院50名医院管理干部参加开班仪式。在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支持下,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3期,共有100多名附属医院管理干部参加了培训。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梁鸿教授以问题导向的中国医改为主题,给第四期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学员们作首场报告。日前,第四期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在上海医学院开班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梁鸿教授以问题导向的中国医改为主题,给第四期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学员们作首场报告。由医院管理处负责实施的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加强附属医院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拓展领导力思维和提升管理干部执行力,提高附属医院整体管理效率和水平。日前,第四期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在上海医学院开班。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每年开设一个班,培训时间为当年9月至次年6月,每2至3周集中授课2天,培训内容分为总论模块和若干专题模块,涵盖医院战略、品牌建设、学科发展、执行力、人力资源、财务、信息、后勤、管理沟通和团队建设等,同时还设置了了团队拓展训练、医院考察参观等环节。医院管理处、复星医疗投资(集团)公共事务部有关负责人,以及附属医院50名医院管理干部参加开班仪式。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在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支持下,复旦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3期,共有100多名附属医院管理干部参加了培训。根据培训总体方案,拟用3至5年时间完成附属医院科级以上管理干部的轮训
《伤痕》通过墙报稿这种民间传播形式得以面世,首先在复旦大学校园内引起关注,继而迅速扩展到校外,最终在《文汇报》发表。在这次捐赠的资料中,卢新华首次展示并捐赠了除《伤痕》之外的其他著作手稿,如《森林之梦》《紫禁女》《细节》等小说的手稿。
誊抄稿用蓝色圆珠笔写在16开的蓝色稿纸上,共16页。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据悉,卢新华捐赠的这批资料中,有读者从全国各地写给他的1000多封信件,信件作者包括知青、工人、士兵、医生、大学生、中学生等。陈思和代表图书馆接受了这批资料,并向卢新华颁发捐赠赠书。复旦大学也将继续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继续致力于收集、保存、共享各种珍贵资料,力争将复旦大学图书馆建成全国学术研究的重镇。这些信件中,有的读者向卢新华倾诉了与小说主人公王晓华相似的命运经历,感谢卢新华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有的写信与卢新华探讨《伤痕》在艺术上的长处和不足,有的文学爱好者把自己的习作寄给卢新华,希望卢新华指点……从这些饱含真情,甚至称卢新华为姐姐的信件中,不难感受到《伤痕》发表后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
卢新华、李斌、刘承功、陈思和共同为本次展览揭幕。当代作家、《伤痕》作者、复旦大学77级中文系校友卢新华,当代油画家、《伤痕》油画作者李斌,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何建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飞德,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王光东,著名旅美作家周励,卢新华家乡江苏如皋市作协主席季健,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复旦大学多位教授以及师生近百人出席活动。
这批资料的入藏,极大丰富了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珍贵史料收藏,为研究当代文学开端提供了重要支持。卢新华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伤痕》手稿、读者来信等珍贵资料。
10月10日,作为复旦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系列活动之一,卢新华先生《伤痕》手稿、资料捐赠暨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开幕仪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举行。在这批捐赠资料中,还有《伤痕》最初写在笔记本上的初稿,以及发表在学生宿舍墙时的誊抄稿。
也正因为如此,这份墙报誊抄稿稿对于卢新华来说同样珍贵。除了轰动80年代并掀开新时期文学序幕的小说《伤痕》外,卢新华还在80年代出版了《伤痕》的姊妹篇《魔》,后来又出版了《森林之梦》《细节》《财富如水》《紫禁女》《伤魂》《三本书主义》等著作。这些资料将由复旦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精心整理、保存,并尽快电子化,以便研究者使用10月8日,相关研究论文以《部分磁化的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YbMgGaO4中的分数化激发》(Fractionalized excitations in the partially magnetizedspin liquid candidate YbMgGaO4)为题,作为编辑高光文章(EditorsHighlights)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10.1038/s41467-018-06588-1)。
其连续谱呈现出奇异的X型和V型的上下边界(图1)。量子自旋液体态在弱场条件下依然能维持,而分数化的自旋子激发依然能用来描述该体系中的磁激发。
该项研究的中子散射实验在法国劳厄-郎之万实验室完成,实验过程得到了相关仪器科学家勃姆(M. Boehm)和斯蒂芬斯(P. Steffens)的协助。进一步测量发现,外场下YbMgGaO4的激发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他合作人员还有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博士沃克(H. C. Walker)。在发现相关实验证据后,为进一步研究量子自旋液体态的特征分数化激发性质,从而得到其基态性质,物理学系两课题组再次提出研究YbMgGaO4的磁激发随外场的变化关系。